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富足,丝织业非常发达,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讲究穿衣打扮,用熨斗熨衣已经成为上至君主,下及黎庶中整理衣物的必备工具。诗人王建的《宫调》诗,描写了唐代宫女彻夜不眠,为皇帝熨烫御衣的情形,“每夜停灯熨御衣,银薰龙里火霏霏。遥听帐里君王觉,上直钟声始得归。”
御衣是君王之服,每天晚上宫女将其都要将其熨烫平整,保证第二天皇帝上朝议政时,衣着的挺贴。唐代画家张萱则根据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理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熨衣服的场景画成了一幅《捣练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熨斗的具体使用情况:画卷中有两位女子双手各执帛的一端,另有一女子,左手摁着帛的中端,右手执熨斗,正在布帛上来回熨烫。王建的另一曲《捣衣曲》却描写了一位贫苦人家的女子使用熨斗的场景“冲少熨斗贴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宋代熨斗的使用比隋唐时期更加广泛,其形状也有所改变:一般是空心短柄,插入木把,以便在熨烫时不至于烫手。放碳火的托盆也更高、更深一些,形状不完全是圆形的,也有有呈斗状堤型的。且斗盆周多印制有精美花纹。不仅用于传统的熨衣、平帛,还用于熏香、熨纸、护书、饮酒。
熏香:宋代发明了熨斗与熏笼结合一体的器皿。在熨平衣服褶纹的同时,还用熏香给衣服带来芳香的味道。正如尹济翁词曰:“朝衣熨贴天香在。”秦观有词曰:“玉笼金斗,时熨沉香。”苏籀有诗曰:“藕丝帖体沉香熨。”王齐愈有诗曰:“水沉香熨窄衫轻。”。都是在说赞美熨斗的熏香功能。宋代每年从海外进口的大量香料,用于熨斗熏香是其消耗大宗之一。
熨纸、护书:宋代有的熨斗还有熨书平纸的功能,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北宋宰相“晏元献平居书简及公家文牒,未尝弃一纸,皆积以传书。虽封皮亦十百为沓,暇时手自持熨斗,贮火于旁,炙香匙亲熨之。”
饮酒:曾觌的《减字木兰花(席上赏宴赐牡丹之作)》中有:“更阑后,满斟金斗,且醉厌厌酒。”看来宋代有些小熨斗还可用来饮酒。
明清时期,熨斗沿袭宋元时期的造型,只是靠近手柄处的口沿向上昂起的更高,更好地防止火烬外落,空心短柄,插接于木把。有的熨斗周身铸有福、寿等纹饰,不仅有实用性,也有观赏性。民国时期,熨斗从碗口状变成了三角状、密闭式。这时候还出现了陶瓷熨斗、酒精熨斗、热水熨斗等等,种类非常丰富。
我们现在使用的熨斗形状,是西方人发明的,但是西方人使用熨斗的时间却比我们晚了很多,直到约16世纪,荷兰裁缝才开始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使用,比中国晚了1600多年。
Copyright © 2008-2017 未礼汉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MS V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