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创作者 嘉林
5 4、《四库全书》篡改汉服历史资料满清执政者的不断劝导和严格髙压,使大家对服装的慎重和避讳心态也反映到对历史资料的大张旗鼓篡改上,
创作者/嘉林
5.4、《四库全书》篡改汉服历史资料满清执政者的不断劝导和严格髙压,使大家对服装的慎重和避讳心态也反映到对历史资料的大张旗鼓篡改上,这儿略举数例。[1]
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叙西夏李元昊派人使宋,到东华门脱西夏服、换汉服:“(李元昊)其表函尚称臣,可渐以礼屈,愿与重臣熟议。诏许大使赴京师。劝等令韩周与俱,大使及东华门,始去该国服。”[2]在四库本里被篡改成“……大使及东华门,始去朝服”[3],将代表两国之间的服装区别清除。
彭百川《永安治迹统类》记述:“……劝等令韩周与俱,大使及东华门,始去胡服。”[4]四库本篡改为“……劝等令韩周与,大使及东华门,始中国服”[5],说明清王朝对“胡服”关键字的避讳。
宋朝《契丹官仪》记述辽国所见所闻:“胡人之官,领番中职学校事者皆胡服,此谓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丞相。领燕中职学校事者,虽胡人亦汉服,此谓汉官。执政者则曰南丞相、南枢密。”[6]四库本则篡改为:“契丹之官,领番中职学校事者皆异服,此谓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丞相。领燕中职学校事者,虽中国人亦汉服,此谓汉官。执政者则曰南丞相、南枢密。”[7]
宋代靖康之难中遭金国强留的吴激写诗“箕子朝鲜僻,蓬丘弱水宽。儒风通百粤,旧史记三韩。邑聚居地巢惯,夷装被发安。犹在古笾豆,兼有汉衣冠”[8]说明其向汉的心。该诗在供仅满清皇上浏览《四库全书荟要》中未被篡改,但在《四库全书》中则沒有那样的好运——在元好问《中原集》中该诗“邑聚居地巢惯,夷装被发安”一句被改为“邑聚从衡接,民宅朴素安”[9];在康熙皇帝《御选金诗》中该诗“夷装被发安”被改成“民淳比户安”[10]。
5.5、满清执政使衣冠、汉服内涵霉变在惨忍的剃发易服和长期性禁止简体中文版的时代背景下,终清一代的服装除在关键点上遭受汉人服饰的危害,一直维持满洲衣冠的基础构造和设计风格。乾隆皇帝阶段汉族人就对汉服的记忆力早已模糊不清,而大量的中国人刚开始给自己的鼠尾辫、蛇尾辫和满清服装辩解,觉得满清衣冠也是许多益处:“秀发尽剃,无梳栉之劳,左右均服,無名分之别,规章制度简单,执事服现役没有相碍。”[11]而进到清朝晚期,本来表达汉人衣冠、中国文化的语汇丧失其历史时间真义,沦落满清殖民者文化艺术的附庸词。
如《皇朝文献通考》记康熙年间“又有西洋大将雅那尔者,为乌克兰所掳伊里木城首领喇法林帖携之来,谒见中国衣冠,不敌敬仰”[12];《清史稿》记乾隆年间“(杨)重英陷缅后,独居生活佛寺逾二十年,未变中国衣冠”,被“比以苏武之节”[13];咸丰年里“始定传教的人须刮胡子服中国衣冠”[14];这些。这儿的“中国衣冠”早已变味儿,特指代的是鸠占鹊巢的满清文化艺术、满清服装。
再如1901年避逃西安市的慈禧太后、光绪还京,刘鹗报名参加“迎銮”并且做好诗四首,中有“风雪交加不侵清世界,臣民重睹汉衣冠”[15],这儿“清”“汉”相匹配,“汉衣冠”沦落满清产品的代表。再如曾任国子丞并且为溥仪之师的徐坊,于民国时期写诗曰:“越海乘桴去,吾思管幼安。学通殷甲子年,节见汉衣冠。”[16]
此句“汉衣冠”是节令的代表,借汉朝苏武先进事迹赞许罗振玉的满清遗民心理状态。事实上用“汉衣冠”那样一般代指汉人衣冠的关键字,来赞颂她们对满清之忠,联络上代汉族人为保衣冠、抵抗剃发易服而舍生捐躯、数十载间前赴后继的历史时间看来这句诗,人们免不了觉得明显的讥讽寓意。
在清朝中后期至近代部发参考文献和书藉也是许多“汉服”被用于指作“汉人衣着”的衣服裤子,一般 是在提及汉人与别的少数名族的风俗习惯对比时采用,事实上是有满族服饰一部分特点的唐装、马褂或欧式、现代简约的服装,沒有历史时间承传性,不可以体现汉人一以贯之的礼仪知识风俗习惯、审美观品性、观念社会学等文化底蕴,无法显出中华文化认可精神实质,许多不可以差别于别的中华民族非常是海外的服装。因而这种档案资料记述材料虽称作“汉服”,但绝大部分不符汉服祢,已并不是确实汉服:
比如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张廷休:“今天苗夷的小伙大多数是穿汉服能说汉话。”[17]1932年云南省《马关县志》记述苗人服装:“小伙衣服裤子用纯棉布系以裤带,有钮扣与汉服略同者,称作汉苗。”[18]同一年《三江县志》:“改进风俗人情联合会”公布:“苗瑶侗人之服装,应一律改成汉服,以资节约,而一观瞻。”[19]
1993年《光明日报》:“中国北京访问团送到了专业为他设计方案的一套汉人对襟衣裳。每到中华共和国十一国庆时,低于莲便身穿汉服迎来四面八方顾客。”[20]1995年《藏族近现代岗位教育论析》:“……特别是在是(清廷)边务中国政府规定(藏族)学员学汉语、说汉话、穿汉服、行汉礼的那时候就必定碰到来源于藏文化层面的摩擦阻力,从而危害到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主题风格的执行……”[21]
[1]满清编撰《四库全书》对中华民族古书开展规模性篡改,这在拙作《根据明代历史时间比照探析中国落伍缘故》中现有阐述。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9册卷123,中华书局1985年,第2893页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3页3,《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4197.cn#page/n102
[4](宋)彭百川:《永安治迹统类》卷7页22,民国时期乌程张氏刊本《适园全书》校玉玲珑阁钞本版
[5](宋)彭百川:《永安治迹统类》卷7页32,《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4701.cn#page/n142
[6](宋)余靖:《契丹官仪》,《武溪集》卷18,《全书集成化续编》第101册,上海书店,第174页
[7](宋)余靖:《武溪集》卷1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9册,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74页
[8](金)吴激:《鸡林书事》,(金)元好问编:《中原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17页
[9](金)元好问:《中原集》卷1页1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5册,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3页
[10](清)康熙皇帝编:《御选金诗》卷18页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39册,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第292页
[11]【朝】李押:《燕行纪事》,【朝】林基中小编:《燕行录大全》第53册,日本: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52-53页
[12](清)《皇朝文献通考》卷300页19,《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1594.cn#page/n84
[13]《清史稿》第36册卷327,中华书局1976年,第10887页
[14]《清史稿》第16册卷155,中华书局1976年,第4563页
[15](清)刘鹗:《迎銮》,刘蕙孙辑注:《刘鹗诗存》,http://www.zhsc.net/2005/04/24/378.html
[16]徐坊:《读罗叔蕴参事著作殷虚书契考释奉怀却寄兼呈王静安主事》,徐世昌纂:《晚晴簃诗汇》卷180页4,退耕堂1929年刊本;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180,中华书局1990年,第7875页
[17]匡国鑫、汪宏亮、任羽中:《民国边境文化教育文选》,第80-81页
[18]《马关县志•风俗习惯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出版1967年影印1932年石印本,第239页
[19]《三江县改进风俗习惯联合会填补标准》(节录),1932年,载《三江县志》卷2,台北市:成文出版社出版1975年影印1946年铅印本,第166页
[20]高为民:《“欧洲北京首都”——阿姆斯特丹》,光明日报1993年5月8日第7版
[21]何波、阿显珍:《藏族近现代岗位教育论析》,《中华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
Copyright © 2008-2017 未礼汉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MS V7.0.15.